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關鍵一提醒,自戀者也能有同理


編譯:陳品皓臨床心理師
只要一個簡單的技術,自戀者也能更有同理心

我們通常都同意;自戀的人其實對別人的狀態不怎麼在意,也沒有興趣,更別說他們會關注別人的感受。

本文所報導的研究作者Erica Hepper,認為自戀者是:
有一點過於注意自己自我中心,而且對於自己對別人的影響也不太在乎。

Hepper以及他的同事們最新一篇的研究顯示,如果提供適當的刺激下,自戀者也是可以很有同理心的(Hepper等人2014)

在這個研究中,受試者被分成兩組:低自戀組以及高自戀組」。然而讀者要注意的是,研究中所謂的高度自戀組並不是一種臨床的疾病Hepper說道:
 
如果是輕度的自戀者,他們的心理是健康的,生活也是很適應的,甚至還不乏許多事業有成的人,而如果是自戀型人格疾患的話,通常他們就比較缺乏變通,並且生活管理也有很大的問題」

接著,這些分成高、低自戀組的兩組人馬,隨後實驗研究者都會請他們念一則文章,內容是有關一段分手的戀情。而高度自戀者的表現和研究假設一樣,他們對於故事中的主角沒有什麼同理,不管故事有多嚴重都一樣。

這個研究結果對自戀者來說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對別人的興趣相當侷限,主要就是希望對方在自己搔首弄姿時,能吸引很多觀眾關注自己。

而在另外一個研究中,自戀者就被給予了適當的刺激。高、低自戀者同樣都觀看了一部十分鐘的影片,影片主角是一個叫做蘇珊的女生,她是一個家庭暴力中的受害者,影片在描述她的這段經驗。

研究在開始前,研究者用以下的指導與邀請受試者對主角同理:

「請你想像蘇珊的感受,試著在影片中從她的角度,來想像她在這些經歷中的感覺是什麼(Hepper等人 2014)

當高自戀者被特別要求去想像受害者的感受時,她們的同理心就這麼出現了。相較而言,低自戀者似乎不用特別告知,所以上述指導語的效果並不明顯。

研究者甚至檢測這些受試者的生理狀態,以便確認自戀者不是為了應付受試者而隨口說說得而已。生理狀態的檢查也顯示,當邀請自戀者去想像對方處境時,的確出現了同理的狀態。

Hepper認為用提醒這個簡單的技巧,就能夠讓自戀者的觀點從自己轉到別人身上。

「如果我們鼓勵自戀者可以從他們夥伴或朋友的處境來思考事情,他們就變得比較體貼或同理了」

所以自戀者並不是不能感受到別人的心情,只是他們需要提醒。

「研究的結果暗示自戀者的低度同理是一種自動化的歷程(也就是說並不是有意如此),而透過立場的轉換,的確能夠引發自戀者由衷的改變,感受到悲痛者的心理」。

編註:

很多教育現場的資深老師,都相當熟悉這個方法,並精熟於該技術的應用。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很多孩子或是青少年,在心理發展的過程中,也會出現自我中心的現象,因此在很多情況下所作出的決定,不免會以自己的需求或態度為主,而忽略了行為或決定的結果對周邊人的影響,這時候或許採取本研究所建議的同樣方法,也有助於提醒孩子適度的轉換觀點,在作出某些決定前,可以試著從多方的角度來思考決定的結果。

原文出處:http://www.spring.org.uk/2014/05/how-to-get-a-narcissist-to-feel-empathy.ph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