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你怎麼想,你便怎麼活


你怎麼想,你便怎麼活。
文字彙整:陳品皓 臨床心理師

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沒有發現,許多孩子在做某些事情之前,嘴巴都會覆誦或是描述自己在做的事情,比如說:『我要把這個積木放到這個地方』、『溜滑梯有人在玩怎麼辦呢?我可以晚一點再過去』,或是在事情結束之後:『今天沒辦法玩到WII,那就下一次等爸爸有空再玩吧』等等。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不只是小孩,如果注意觀察,你會發現大人自己也常常有這種自我語言,像是『這個豬頭老闆,他一定是故意找我麻煩』、『慘了,我覺得我一定做不到的』、『大家一定都在等著看我出糗』。我們往往沒有特別在意這些自我對話,但是在臨床心理學家Meichenbaum看來,卻是極具相當大的心理意義。

Donald Meichenbaum一個臨床心理學家,畢業於伊利諾大學研究所,主修臨床心理學,曾參與精神分裂症的語言訓練方案。並且擔任過認知治療與研究學報(cognitive Therapy & Reaserch)的副編輯。

大約在60年代末,在Meichenbaum 拿到臨床心理博士學位,於醫院進行幼兒治療的期間,他發現小朋友在學習一個行為之前,總是需要大人先講解動作的每一個步驟與細節,孩子會跟著念,然後一邊念一邊把動作做出來。透過對這個現象的觀察,Meichenbaum開始猜想,或許人們對自己所說的話,也可能會決定他們的行為以及心理的狀態。

Meichenbaum 之後提出了一個理論,叫做自我指導治療self-instructional therapy,它的基本觀點認為:『人們對他們自己所說的話(內在語言),決定(控制並且引導)了他們自己的行為表現。

簡單來說,思考是一種習慣,而思考的內容會對行為造成影響,導致不敢嘗試、不願努力的結果。但內在語言不見得一定是負面的,相反的,正向的內在語言也可能平復負面的情緒,並且帶來積極有效率的行動。因此,你可以選擇對自己說的話,不管是正向或負向,而這些都會影響你的狀態,端視你的選擇而定。在
Meichenbaum後的許多研究中,大致整理出三種自我對話(教導)的形式,這些自我對話的方法,有利於我們幫助自己調整自己的狀態,達成良好的適應:

1、因應式內在語言:
這是指我們在面對外在環境刺激時所產生的內在語言。比如說在面對壓力時,我們可以告訴自己一些應付的措施,這可以讓我們比較適當的作出反應。這類的內在語言像是:「我或許可以試試看,畢竟不少人都做得到」、「我會有點緊張,所以先放試著輕鬆,然後謹慎慢慢的來處理就好!」

2、行動式內在語言:
這是告訴自己是否行動的內在語言。比如說:「好拉,我不要再做白日夢了,該好好專心回到會議上了」、「我要先把今天的業務做完再下班(聲明:小編反對責任制工作制度,因此這只是舉例)」。當我們在利用這類的內在語言時,要先考慮是否自己能做到,否則困擾會更多(比如:我要上床後馬上睡著)。


3、評估式內在語言:
這是指我們在面對事情時會先做出評估,並在行動後依照自己的表現做出進一步的評價,並且依據這個評價形成自我定位(self-labels)的結果。
就像是當我們有了一些成功經驗後,會對自己說:「我做到了,我真是不錯」、「我有能力可以完成這些事情」等等,這都會增加我們對自己的正向評價。
如果說結果不理想,也可以用此自我鼓勵,像是:「在這件事情上,我有盡力了,或許結果不如我預期,但這不代表一切都完蛋了,我可以從裡面學習,作出一些調整,下次會許會更好的」。

因此,你是否知道自己或是孩子在面對事情時的內在語言呢?,如果你下次你有覺察到的話,不妨可以試試看以上的方法,說不定也會帶來幫助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