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

同理孩子的擔心 釋放自己的情緒(張老師月刊)


同理孩子的擔心 釋放自己的情緒(陳品皓臨床心理師)

張老師月刊二月份 



近年來,校園越來越重視孩子行為問題的心理層面,因此筆者有幸以專業人員的身分,進入學校提供心理諮詢及特殊教育的服務。



有一次我和一位情緒控制困難,領有鑑定手冊孩子的母親會談,滿臉憂愁的媽媽苦惱地說,孩子從小情緒起伏好大,乖的時候像天使,壞的時候像魔鬼,雖然問題大部分是症狀的影響,然而十幾年來用盡各種方法,但孩子只要發現母親因為他而不開心的時候,便會出現很大的情緒反應,也不管媽媽是否理他,孩子就是不斷的挑釁媽媽,從跑到母親跟前瞪著媽媽,到亂摔家中的物品,結果往往一發不可收拾,兩人都在情緒的漩渦中流轉,家中的氣氛也因此凝滯。



當媽媽描述孩子的狀況時,眼神也流露對孩子的不捨與矛盾。我在母親的陳述之間,一邊想著孩子的狀況,同時體會著媽媽的心情。



我問媽媽:「當孩子猜到你因為他生氣的時候,他會開始做一些動作來引起你的注意嗎?



媽媽點頭



「對媽媽來說,孩子從小帶到大,他一定也讓您吃了不少苦頭吧」



媽媽順著說:「是呀,其實我剛帶他的那幾年,常常因為無法安撫他的情緒感到很挫折,所以有時候生氣時忍不住,我會對著他大罵『我怎麼會生下你這種兒子,上天真是要你來折磨我的』,我現在想想其實好不應該



我稍稍整理了自己的思緒,擺盪在媽媽與孩子的衝突之間。這對相愛的母子,因為對彼此的愧疚而不自覺地在情緒當下隱隱地折騰著對方。



「媽媽,我能夠體會照護特殊孩子的辛苦,我也感受到您對孩子就如同孩子對您彼此有著深深的愛,但同時我也可以體會,對孩子來說,從小在媽媽耗費這麼多心力與壓力中長大,他知道是您的愛在保護著他,但看著自己闖下的禍,每次都是媽媽來收拾善後、三不五時就因為無法控制的情緒而把媽媽也拖進低氣壓裡,他想必也很心疼您因為他一路來遭受的種種折磨,他也為自己的無力感到挫折,他好愛你,以至於當你因他生氣時,他好害怕這樣的生氣是媽媽對他不愛的證據,因此他難受、痛苦並且不斷地想要測試你,想要看到你對他還有一點點的愛



媽媽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語,兩行熱淚撲簌簌地滑過臉頰。



每一位爸爸媽媽都愛著他們的孩子,孩子也是。只是當我們在與孩子互動時,往往容易因為能力的落差或是孩子無心之過而生氣。年幼的孩子儘管對情緒的覺察很敏銳,但對情緒的意義卻很迷惘,面對自己的行為引發大人的生氣,孩子很直覺就會知道自己做錯了,但是這種「做錯」的感覺也容易和一些重要他人的關係牽扯在一起,而放大了生氣的意義與後果,讓孩子誤以為媽媽生氣,所以她()不愛我了,這種狀況往往也隨著大人將心中的想法不加修飾的說出口,而更加傷害了彼此的關係。



我接著說:「所以,或許媽媽在生氣時,也可以試著讓孩子知道,生氣是很正常的反應,也是每個人的權利,因為孩子的某些行為讓你在這個時候感到不舒服,感到生氣,但是重點是孩子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學習到;生氣不代表不愛,媽媽(爸爸)還是很愛他,甚至媽媽也可以在處理完事件後抱抱他,把你的愛溫柔地告訴他



媽媽靜默了一會兒:「我從來沒有這樣想過問題,我問了好多人好多專家,每個人都叫我要練習情緒紓解、要接受孩子就是情緒有問題的事實,這些我都知道我也有在做,但是我就是好挫折,因為我不知道孩子心中也有他的擔心而我更不知道這樣的擔心或許是因為我的生氣引起他的焦慮,不被愛的恐懼


 我們的孩子,單純得像張白紙,爸媽的生活就是他世界的全部,而爸媽的照顧也是他安全感的基礎,爸媽的舉止之間,無一不是牽動著孩子的心情

在孩子逐步邁向成長的過程中,來自父母的愛、關懷與對待,成為他面對人生未知的支持力量,成為他跌倒受傷的呵護所在。但大海不總是風平浪靜,家庭也不乏有爭吵,若我們大人能夠在每一次的衝突與爭執中,還能顧及到孩子心裡的擔憂,並做出合宜不遷怒的解釋時,這些經驗對孩子的發展會是一項重要的學習,也會成為他日後在各種關係中寶貴的資產。


我目送著母親緩緩離開,媽媽臉上那抹淺淺微笑中所洋溢著暖暖的愛與疼惜,也烘熱了我的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