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4日 星期五

龍生龍、鳳生鳳,社交焦慮的子女會?(二)

黃偉俐診所 臨床心理師 陳品皓

前文說到對於社交焦慮在教養上的研究,似乎無法完全排除遺傳的影響,因此,接下來要談到的另外一篇研究(刊登在journal, 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將有助於我們釐清教養在社交焦慮上所帶來的影響與重要性。

在這個研究裡,研究者找來24位全部正常的母親(沒有社交焦慮症),其中一半被訓練成在陌生人面前表現出社交焦慮的行為反應,另外一半則是展現正常的社交行為,並且每一組母親都會在嬰兒(平均年齡從12~24個月)面前與陌生人互動,之後再觀察嬰兒與陌生人互動的情形。結果戲劇性的發現,在母親模仿社交焦慮的組別中的嬰兒,在跟陌生人互動時,會有較多恐懼及迴避的反應出現,而若是原本就已經比較容易驚嚇的嬰兒,所受到的影響會更大。這篇研究因為是找健康母親來做受試者,因此相當程度的把遺傳的影響盡可能排除了。

綜合這兩篇的研究結果,我們可以了解,社交焦慮症不只在遺傳上,也會在環境中透過觀察模仿;從肢體、口語鼓勵傳給下一代,不管你是無心或有意。對於社交焦慮的父母親來說,這些研究有什麼意義呢??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你在小孩面前與陌生人互動的方式,其實影響力是很大的。』

這篇報導最後也有提供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

如果家長想讓孩子有一個較好的模範,那就是「試著多與陌生人接觸,並且鼓勵你的孩子也這麼做」。當然,對於正受社交焦慮之苦的家長來說,這無疑是火上加油,但如果從小朋友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恐怕是最直接也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尤其孩子若從小就是比較容易焦慮、恐懼的話,那雙親的以身作則就更顯重要。

你要如何減低社交焦慮對小孩的影響呢?另外一個方法就是讓他與沒有社交焦慮的成人有較多的互動,這可以是你的親戚、家人、兄弟姊妹等等,只要他們願意成為孩子的好模範,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