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存在,就是最美好的陪伴

在臨床上憂鬱傾向的個案多了後,不少人在過去的生命經驗中都曾有失落的議題。失落是一種原本屬於我,但不再復得的現象所引發的心理狀態。

對孩子來說,失落不僅是具體的死亡或拋棄,也可能是精神性的,一個隱身的母親加上一個不適任的母職代理人、一個缺席或感情貧乏的照顧者等等,這些對脆弱的嬰兒來說都是有害的心理毒物,可能造成深層的傷害,這種傷害,有生理上的基礎。
.
對生物來說,人類新生兒的腦部相對是脆弱的,智人直立行走下的演化代價,就是懷孕十月生出一顆急速發展但未臻成熟的小腦袋,因此這顆小腦袋對於環境的任何變動都敏銳而易感,並深受影響,而爸爸媽媽作為環境的一環,甚至在生命初期中的唯一一環,彼此的互動格外關鍵。
.
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品質,也特別容易為孩子日後的心理狀態,預設了某些發展基礎,而脆弱小腦袋在人生第一個最重要的滋養,恰恰就是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回應品質,這種回應的風格奠定了小腦袋對外在世界的第一個印象基礎,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內在運作模式(心理學課本都有)。

若生命早期曾面臨失落的議題,這可能在此人心中成為一種表徵(基本設定),在日後遇到類似的失落事件時,將會活化原本的感覺經驗。
.
因此回到失落與憂鬱的議題當中,孩子生命早期在關係中的失落,很可能是不可逆的,也可能來自於得不到對方回應的精神匱乏,都將在脆弱的腦袋上畫下一筆傷痕,在日後成為關係中的不適應核心,或許是過度害怕告別、面對分離會有不可抑止的情緒、或許是刻意討好別人委屈自己、把對方過度理想化藉此讓自己感到安全等等。

一但失落以粗暴的破壞性形式發生,那種過去底層結痂的情緒也將會被擾動而浮升,與當下的情緒共伴在一起,形成了憂鬱的型態。
.
這些因失落議題而引發的憂鬱,除了應該要配合正規的藥物治療以外,當事人在關係障礙背後的那些失落主題,也是另一個需要長期協助的生命議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