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5日 星期二

歐布萊特回憶錄 讀書心得


歐布萊特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在二戰期間為躲避共產黨的統治而舉家遷移到美國,柯林頓執政第二任時期官拜國務卿,負責美國的全球外交事務。

這本書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在於從歐布萊特個人的角度,從成長一直到步入公職、進入白宮的過程,如何以一個世界強權的國務卿職務,看待與世界的關係,如何在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制度當中進行權力的制衡與運作,以及作為一個民主的體制,如何在國際事務當中在現實與理念之中,遂行其國家利益。

一、美國的角色:霸權穩定論的展現

七零年代的美國經濟學家Charles Kindleberger曾以「霸權穩定論(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的概念來解釋霸權國家在國際政治經濟中存在的必要與重要性,而後霸權穩定論開始延伸出許多討論,ㄧ般認為霸權意指「一個國家擁有足夠維持國家間關係必要的強大力量,以及願意這麼做的意願」(Robert Keohane)
霸權者透過他所擁有的力量,在國際關係當中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合作,達成國際體制的穩定。

就好像傳統的社區鄰里,居民依據某些主客觀的條件擁護當地耆老,形成仕紳階級,以其家族實力與個人聲望的基礎產生一種權力結構來維護或管理社區的秩序、活動跟意見,讓資源能夠達到較好的運用,而運作良好的仕紳階級也能促進社區的穩定跟品質。用霸權穩定論的角度來看,美國在二戰後順理成章的以戰勝的經濟大國姿態接下國際事務的主導權,從國際經濟體制到當代的各式國際組織等等,不管此霸權的形式為何,其最核心的目標皆在維持霸權國的本位利益。對美國來說,透過民主制度與人道主義等軟性實力的推展,來順遂或深化國際間運作的基礎,這符合美國在後冷戰時期的國家利益,歐布萊特正是在這樣的國際潮流的背景中接下國務卿的角色。

書中提到幾個歐布萊特參與的國際事件,也是我在念書時的時代背景,從賓拉登所犯下的美國大使館爆炸案,南斯拉夫與科索沃的民族獨立運動到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世代仇恨、南北韓問題與中國開始在美國的支持下加入世界組織等等,在歐布萊特的回憶錄當中,非常清楚的紀錄了當時美國在參與這些國際事務時的立場決策與細節,這讓我更能夠深入的了解當時的情況,也因為如此才更加顯示這些情況的複雜與挑戰,其中牽涉到的除了國家本位的利益,也同時有眾多國家之間的利益參雜糾結,同時更要把歷史脈絡的縱深與影響納入理解,這種情勢下,身為美國國務卿,可以看到歐布萊特在眾多國際事務中的作為,有其所堅持的理念,亦有其彈性的空間。像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長期以來的土地紛爭與宗教對立,歐布萊特不免有其特定的個人立場,在降低區域衝突達成和解的主要目標下,以巴兩方在奧斯陸協議之後的發展,與美國介入的形式與過程中各領袖間的對話與觀察,書中有相當精彩而深入的描述,有興趣的讀者應該會有許多了解。

二、霸權的變化與省思

對於整個國際事務的參與,歐布萊特堅持以民主體制為核心,並且對於曾經赤化其母國的共產政權,儘管抱持警戒的態度,但在國家整體利益考量下,亦給予對話與了解的空間。在著書的當時,美國作為國際霸權的代表者已經數十年,引領國際社會在經濟、貿易、政治的發展成效有目共睹,然而這樣的霸權穩定的現狀亦隨著新興大國的崛起而遭受到許多挑戰。目前的美中貿易大戰,其背後的結構多少也反映出平衡狀態被改變下衝突的影子。在霸權穩定論的論點下,權力板塊一但不平衡時,將會引發一連串再平衡的過程,直到霸權的確立為止。這相當值得位處兩大霸權接壤帶;太平洋島鏈上第一環的台灣,密切關注的議題。

閱讀歐布萊特的回憶錄,讓我對所謂的"國際事務"的視野有一個層次的開拓,同時也看到自己相當侷限而不足的一面,我在閱讀的同時,也不自覺的自問,我從這些資料的回顧當中學到什麼 ?
我自行整理了幾個部分

(1)   學習以大國的角度看待自身的國際責任與利益導向
(2)   國家之間的紛爭是過去文化經濟政治與軍事的總成
(3)   以霸權穩定論的邏輯作為國際情勢運作的理解基礎
(4)   反思台灣的在區域中的角色以及面臨的機會與威脅

三、結語

國際事務並非僅是單一的賽局,而是在同一時間內許多不同的賽局在彼此競合的總和,我們往往容易從一個觀點來解讀國際事件,往往忽略了背後複雜而糾結的許多歷史、文化、經濟、地域以及區域問題,讓事情顯的表淺,然後得出單一而片段的答案,形成不可靠的態度或立場,這是相當危害個人認知的一件事情。
同樣的道理其實也適合運用在治療師在看待個案的角色當中,願我不論在學習、理解事務與專業上,都能夠持續的警惕自己。

「歐布萊特回憶錄」的圖片搜尋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