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讀書摘要:專業之死(1)

專業之死 1-2 章

作者認為美國現在普遍存在的反智現象,在美國這種民主制度深根於人民基因的體制當中,人民有一種基本的文化邏輯,認為自身的理性才是才是真理,對於權威則是充滿懷疑,毫無信任,而知識作為一種權力的延伸,在文化的骨子裡就受到美國人的輕蔑

最普遍的問題,不僅是民眾對於知識冷感,而是對於知識體系抱持敵意。

**無知的產生:人為什麼會蠢?

這可以由達克效應說起(鄧寧--克魯格效應),這個效應指出,【越是笨蛋,就越有信心自己不是笨蛋。】雖然人都有自利偏誤,但是笨蛋的自我感覺最良好,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研究者認為是因為這群自我感覺良好的人,缺乏一個技能:後設認知(meta-cogninition),因此無法退一步覺察自己或觀察自己的言行,然後從其中真正帶來有意義的反省。

最麻煩的是,越缺乏後設認知,人越犯蠢,也越容易被欺騙,不過這種人只是少數

大多數一般人的問題,在於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的存在,這是反智的心理基礎。也就是我們只去注意跟我們立場相符的資訊,然後強化原本的看法,忽視和立場不一致的訊息。這必須透過理性的思維來解決,教育是重要的原因也在此,因為很多事情的判斷是反直覺的,而確認偏誤會讓我們陷入直覺式的思考慣性中。

另一個影響人們對真相的態度,是陰謀論的存在。陰謀論提供了一個無法證偽的故事架構與脈絡,讓沒有能力分辨事實與思考的民眾,有一個現成可供利用的"知識"系統,把個人心中對於巨大複雜事件的無力,投過投射到對陰謀論的認同,試圖在陰謀論中得到某些控制感,像是X檔案。

**刻板印象 VS 以偏概全

兩者是不一樣的,刻板印象是認知上的惡習,以偏概全則是各種科學的根源。因為科學的演進是根據可觀察事實做出某種概率陳述,這是概化,並透過科學方法驗證,然而刻板印象則是偏離了這種事實,而是站在主觀的認定上,這就少了能夠檢驗的基礎,因此兩者不同,但容易混淆
一般人總是用刻板印象在判斷,然而專家的以偏概全,是用來歸納事實接近真相的一種理性思維。
刻板印象是【結論】,以偏概全是【推論】我想作者或許想要表達的是這一點


而偏見(prejudice)的英文中,pre-就是預先的意思,也就是未審先判的意涵在內,這就是偏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