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親職教育的背景脈絡:自我覺察


親職教育的背景脈絡: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是相當重要的心理功能,是一種把自己作為觀察主體的過程與了解,有幾種不同的層次,從對自己的了解,包含行為模式、動機、個性等等;到能夠瞭解自己在環境中的處境,並且透析自己行為跟期望之間的協調性,解決中間的矛盾和衝突。簡單來說「自我覺察」就是一種認識自己、審視並調節自己與環境關係的心理能力,不僅包含對自己的體察,也包含對環境的敏銳。

為什麼要談自我覺察呢? 因為我在臨床實務工作的幾年來,越來越覺得自我覺察是一個廣泛在人際關係、自我管理、情緒調節等等,都非常非常重要的心理能力,自我覺察低的人,往往會讓人覺得好像包覆在一個隔離的絕緣體當中,舉止言行有一種隱形的單向空氣牆,他人的回饋進不去,自己的情緒又不斷地丟出來。恰巧也是在這幾年,陸陸續續有不少學者先後提出了類似自我覺察的概念,從EQ大師丹尼爾高曼、組織心理學家塔莎.歐里希,甚至我的偶像哈拉瑞(21世紀的21堂課、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的作者)都強調自我覺察在心智功能的重要。

先前我們說過未來職涯的發展,在類群之間或是工作內涵將可能有許多變化,學校的教學只是基礎入門,這讓人不禁感到焦慮。焦慮其實是好事,問題是我們面對焦慮的方式。舉個例子,考試是最常見的焦慮來源,而面對這種焦慮,有的人會乖乖認命讀書準備,有的人則會逃避壓力不去面對,不去面對的人考壞了,因此這次考試結果再成為下一次焦慮的起因,所以焦慮不是壞事,問題在我們面對焦慮的方式。面對不可預期的環境變動或是任務挑戰,人都會焦慮,因此如何能夠覺察到這種焦慮才能夠進一步安撫自己,而不是一感到擔心就逃避,就是一種很重要的心理素質。

自我覺察同時因為把自己作為一個關注的對象,然後將環境中的線索作為某些參照的指標,協調自己在環境中的行動。在這個關注的過程中,個人就會將自己的狀態與環境中的頻率做同步,這種同步有助於在人際關係中的互動品質。就好像是當你剛進入會議室,你通常會先觀察一下環境中的狀態,有哪些人,什麼樣的身分、在做什麼事情,氣氛如何等等,然後依據這些線索調整你的行為跟反應,像是動作要放輕,表情要嚴肅不要嘻皮笑臉等等,進階的同步就會像是感受到他人的情緒或隱微線索,並透過自我監控而做出適宜的反應。

另外一個自我覺察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避免自己犯蠢。心理學家過去的研究已經了解到:「越是笨蛋,就越有信心自己不是笨蛋。」這可以由達克效應說起(鄧寧--克魯格效應),這個效應指出,雖然人都傾向覺得自己厲害,但是其中尤以笨蛋的自我感覺最良好。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研究者認為是因為這群自我感覺良好的人,缺乏一個心理功能:後設認知(meta-cogninition),因此無法退一步覺察自己或觀察自己的言行,然後從其中真正帶來有意義的反省,而這種心理功能其實便是自我覺察的一種。最麻煩的是,越缺乏這種自我覺察的後設認知,人越犯蠢,也越容易被欺騙。

所以適當的自我覺察,不僅是深入內在的探索自己,同時也能夠敏銳將外在的環境氛圍內化形成有意義的表徵,並在其中協調內外同步。至於如何增進自我覺察呢? 提出EQ這個顛覆性概念的美國心理學家高曼(Daniel Goleman),在幾年前把他的研究重心轉往注意力的領域,並認為「專注」是個強大的心智力量,他發現「自我覺察」則是鍛鍊專注力的重要元素,而冥想(meditation)則是高曼推薦的一種方式,他認為這可以增強大腦神經迴路對內在的專注力。

組織心理學家Tasha Eurich(著有洞察力一書)則發現高度自我覺察的人,看事情的觀點多半是多元的,不會僅侷限在單一立場,並且不會只從為什麼(why)來描述事情,他們會有更多的部分著重在內心的狀態(what),以及從不同人的立場描述事件。也就是他們接受事件本來就是複雜多線性的本質,不會只有單一的觀點或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