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9日 星期二

個人的體驗/讀書隨想



最近看完 大江健三郎 早期的作品


"個人的體驗"


一個父親在得知孩子是特殊兒後


從逃避到面對的心境轉折


文章的風格灰暗又艱澀


作為特殊生的家長,這本算是大江自我心境的寫照


全書宗旨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我認為會是:


"不要逃避屬於自己的戰鬥"


身為父母親這個角色,所要承擔地一切戰鬥


雖然說的是承擔作為父母的責任


不過拿來看人生,也有類似的味道


每一個角色的責任都是戰鬥


每一個職務的挑戰都是戰鬥


每一個面對的未知都是戰鬥


書中沒有交代主角心境轉折,決定承擔的理由


「一念之間」的這個「念」如何發生


無從說起


但或許「決定」本身,本來就是無數條件的累積


不管是間接的或是直接的條件


好比說我做了一個要「準備考試」的決定


那可能是因為看到同學上次考得不錯被老師肯定、可能是安親班老師會處罰、可能是我爸媽說考得好就買PS5給我、可能是我家教很嚴,不會受到班上不愛讀書朋友的干擾、可能是我手機被沒收、漫畫都看膩,有點無聊不知道要做什麼、可能是我有一次考得不錯,意外發現自己好像能力不錯、可能是我本來就聰明,絲毫不覺得這是一個費力的決定等等,也可能是上面某幾個原因的加總

於是最後產出了一個「準備考試」決定


太多我們不知道、不經意、無意識的種種因素


在時間長河的沖刷中累積出一個當下的決定

 

心理治療有時候也是類似的過程(不是每次都如此)


治療師在整個諮商的過程中試著理解案主的來龍去脈


依據現實中不同的資源與限制


佈建有利的條件、轉化阻礙的狀況、降低不利的威脅


陪著案主搭建舞台,期待在順勢當中,催化決定的發生。


不過,這是理想的狀態,有些狀況不是案主的問題,有些不利是積年累月的結果,有時候生命就一直長期匱乏著,這是治療師莫大的挑戰

盡管如此,諮商,也是案主形成決定的眾多條件之一

 

我們永遠無法確切知道「一念之間」的念如何而來


因此,我們盡力鋪設正念出現的每一個條件


佐以相信,輔以接納


讓生命得以彰顯其價值。

 

--------------------

相關著作
https://reurl.cc/A1Zm3K

.
心理照護團隊
https://reurl.cc/jdyK3M

.
#米露谷心理治療所

 


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

好書推薦:當過動媽遇到亞斯兒(卓惠珠/花媽)

未提供相片說明。

一口氣把花媽(卓惠珠)的新版著作:

「當過動媽遇到亞斯兒,有時還有亞斯爸」讀完

感覺又增長了許多智慧,得到許多實務上的靈感

我與各級學校合作的多年諮商經驗中

和自閉症光譜(以及過去稱亞斯伯格)的兒童與青少年

有許多深厚的緣分,直到現在也是如此。

孩子在人際、學習與求學的路上

往往會因為特質不被理解的關係,遇到大大小小的挑戰

而這些困境不僅是孩子要面對的

對於孩子的學校、家庭來說,往往也是一個極為艱辛的過程

多年下來,我發現如果我們能和孩子一起度過這些挑戰

那這過程中的經驗都會變成孩子成長的養分

支應他日後的生活與人生

但許多啟動或促發的關鍵

仍然在於我們是否能夠抱持對孩子的理解

有了理解,才會開始有連結

有了連結,就有解決的機會。

花媽的新版著作,讓我們得以在輕鬆又寫實的故事當中

走進孩子的內心,得到許多疑惑的解答

這是一本好讀好懂又詼諧,讀完內力大增的好書

購書不只學習

版稅還會按比例捐給希望基金會的希隱力計畫
(針對隱性障礙孩子的社會支持資源建置)

自我成長又能社會公益,我向你推薦






----------------------------------
親子共好參考



.
心理照護團隊



.

2020年5月25日 星期一

心理師跟你聊聊天:情緒勒索,是怎樣的?

未提供相片說明。




和大家說個故事,這是有一次我在上班的途中觀察到的,帶給我非常多的感觸,所以時至今日我還記得。
.
那天我在走路的時候,我看到我前面有一對母女,女孩大概六七歲左右的年紀,非常活潑,非常可愛,在走的時候對於沿途每一花、每一草都充滿著非常多的好奇跟興趣,所以她三不五時可能就停下來看看花,然後聞聞草。
.
那位媽媽可能是在趕時間,所以我看見她其實沿途不斷地在催促著孩子動作快一點。
.
“你動作快一點,我再跟你講一遍,你動作給我快一點”
.
孩子當然有一搭沒一搭地跟上,但是一不小心可能注意力又會被周邊的環境所吸引。
.
媽媽之後就是有點不耐煩,然後她直接就惡狠狠地跟她說:

“我跟你說,你如果再給我這個樣子的話,你小心明天就把你送到別的地方去,我讓你體會一下,沒有家的感覺是怎麼樣,你現在給我好好走”。
.
說到這邊我看到孩子的臉色突然就變了一下。變了一下之後,大概不知道她腦袋裡面想到了些什麼,然後她就開始比較緊張地跟著媽媽上去了,然後也沒有說話,沿途就這樣子默默地就跟在媽媽後面走。
.
我就在後面看著這一切發生了,我看見孩子的背影,其實我在那個時候有一種還蠻心疼的感覺。
.
因為我在想我已經開始有一點深入到孩子的心裡,我那時候在想孩子心中的感受,應該有一種心理,其實她並不是很情願和害怕的,她想要看路邊的花花草草但她仍然不敢這麼做,她並不想要像媽媽那樣走那麼快,但她不敢違抗。
.
我就在想那種感覺,就是我為了要回應你的要求而做了我不願意做的事情,因為如果我不這麼做,不順從你的要求的話,我會處在一種很焦慮的感覺,我會處在一種很害怕的這種感覺。
.
這是我們今天想要跟你分享的主題,她是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叫蘇珊福沃爾,提出來的一個名詞叫做情緒勒索,叫emotional blackmail,國內的周慕姿心理師也針對我們的文化輿情,寫過一本同名著作,相當值得一讀。
.
情緒勒索其實它指的就是如同我們剛剛的例子裡面,它說的是有時候我們為了維持跟某一些重要的他人的關係,在過程當中對方有一些言行讓我們會有一種被貶低,被威脅或者是被勒索的感覺,為了降低心中這種焦慮的感覺,我們會去刻意地去做出一些我們不想做,但是配合或符合對方期待的事情,這個叫做情緒勒索。
.
所以對很多家長來說,情緒勒索很可能是我們從小長大的過程當中曾經被對待過的方式。而勒索我們的人可能來自我們的家人,可能來自我們的配偶或伴侶,也可能來自配偶或伴侶的親人等等,或者是來自同事、學校或求學時期的任何人都有可能。
.
當你感覺到那種你為了要回應對方的期待,如果你不這麼做,你將會處在非常巨大的焦慮跟恐怖的時候,很有可能它就是一種勒索的情況。
.
而這種勒索,他常常會用不同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
第一種是在對話中出現。

比如說可能爸爸或媽媽會跟孩子說:

「我養你這麼大,你看看你現在做的這些事情,你是怎麼回報我的?我真的是實在是很後悔,你這樣做,我寧可當初沒有生下你」。

或者是:「你要是敢再給我頂嘴,你再給我多說一句話,你就給我出去,我就當沒有你這個孩子」。

再或者是說:「嘿,你再給大吼大叫試試看,你再給我在那邊再這種態度試試看,我等一下馬上叫員警來把你抓走,你再試試看,你再給我試試看」。
.
第二種是沉默的冷暴力

像是當孩子不順從時,大人在家裡就不理孩子,把他當一整晚的空氣,把門甩的乒乒乓乓的響,吃飯也不叫孩子,用這些行為去威脅孩子答應他回應。
.
類似像這樣子,你會發現,勒索的人,通常都會是我們生命當中對我們有重要意義的人,而你會發現他們往往只需要一句話,就能夠很大的去左右我們的情緒。勒索的人往往會用好幾種方式來達成他的目的,包含貶低你這個人的價值,要讓你覺得你是很糟糕的,你這個人很不值得,否則就是增加你的罪惡感。好像我們剛剛前面那個例子的媽媽,增加她的罪惡感。或者是透過對安全感的威脅,比如說一開始我們說的小故事的媽媽說把你送到別人家,這種安全感的威脅,來達到讓對方不吵鬧的目的。
.
為什麼我們不經意間對孩子使用情緒勒索呢?
.
我們通常在面對孩子不順從、不受教或是不規範的行為時,我們都會生氣,生氣孩子不聽話,違抗我們,有時候我們沒有太多的耐心去思考孩子的狀態,但是孩子的行為的確就在當下造成我們的困擾,這種困擾可能是對孩子行為的不順眼、對孩子不長眼的厭煩、對孩子不順從的憤怒等等,這些失控讓我們不舒服,所以最快奪回控制權的方式,就是用匱乏的方式讓孩子就範, 什麼是匱乏呢,就是讓你面臨一個缺乏的處境,然後引發你的擔心或害怕,逼你就範,所以送去別人家、不要你了、不給你吃東西、或是情感上的冷淡不理睬,都是讓孩子處在匱乏的狀態,讓它就範。

這個方法因為對人類來說是莫大的焦慮或恐懼,因此效果很好,事實上我們自己可能就是這麼走過來的,因此用出來也不覺得有什麼怪。
.
但是,為什麼我們就是不經意展現勒索呢?
.
(1)我們這一代被勒索的後遺症。我們小時候不被允許表達自己的負向情緒,因此當看到孩子展現他的負向情緒時,我們對這種情緒是處在陌生又漠然的疏離狀態。這種陌生,讓我們慌張無助,那種我們過去不被允許的經驗,現在在孩子身上展現時,彷彿要吞噬了我們。
.
(2)我們這一代成長中的被勒索,讓我們對負向情緒是存在一種認知上的偏誤;認為負向情緒是不好的,是有破壞性的、是危險的,所以孩子展現出負向情緒是不對的、是危險的,這種「危險」或「不好」讓我們本能地想要「淨化」它,而忘記情緒沒有好壞之分。
.
(3)依據我們自己的經驗,情緒勒索相當快速有效,幫我們迅速處理眼前失控的狀態,減少焦慮,因此它不僅能控制眼前的狀態,也能減緩我們內心的慌張,那些是我們自己過去不被允許體驗的情緒。
.
情緒勒索可能是在不經意之間就產生了,作為家長的我們有可能及時覺察,及時叫停嗎?
.
或許有一個思考的方向,是我們可以在親子關係當中試著去覺察的。就是覺察對方(孩子)如果拒絕我們,他是不是需要承擔我們施加在他身上的威脅,如果對方的順從是因為要降低威脅帶來的擔心,那我們可能已經踩在勒索的黃線上。
.
因此,我們一起練習自覺;覺察孩子是不是正在為你的情緒負責,當你不把自己的情緒丟到孩子的身上,讓他去承擔不接納的後果時,或許我們就開始在一個自覺的路上前進。
---------------------------------------
親子共好參考
https://reurl.cc/A1Zm3K



.
心理照護團隊
https://reurl.cc/jdyK3M



.
#米露谷心理治療所

2019年2月21日 星期四

注意力商人 讀書心得

注意力商人 讀書心得
.
談到臉書、IG以及新聞農場的發展,這裡所描述的注意力從過去被動的關注來到一個既新奇又古老的領域。我的理解是,臉書的成功,是掌握到了人們需要彼此的交流需求,而IG和youtube的成功,則是掌握到了人們對於自戀的需求。所以結合在一起看,我們可以說不管臉書、IG或是你水管,基本上其中一個成功的點,再於我們都有在別人面前展現美好而獲得欽羨(關注)的需求。
.
其中IG把我們一直以來追求明星的願望,換成將自己作為明星的實踐,透過特效唯美或風格的照片,來呈現出自己在團體中的明星形象(透過愛心或臉書讚的回應量化)。這些成功的模式,讓注意力商人能夠得到大量客製化的注意力投注訊息,並且做出適當且針對性的廣告投放。而新聞農場則是另一個注意力商人的戰場,就不多說。
.
回到IG或臉書,我們是在看別人的生活嗎? 事實上我們是在邀請別人來看自己,同時也偷窺別人作為和自己比較的基礎。
.
這會有什麼問題?我自己的看法是這樣:臉書或IG,基本上會不斷的碎片化我們的注意力,並且引導到各式各樣的農場式訊息,這對於時間的浪費就不多說。他可能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誘導觸擊的農場訊息是片面而表淺的,但卻是相當吸引注意力的,於是需要時間沉澱用來精緻化的知識跟技能,將會因為時間的壓縮更膚淺化。
.
再來,這種模式將會不斷的自我膨脹化。你可以想想看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臉書或IG本質上是一種建立在集體量化肯定的自我投注、吸納式中心的。在這種建構的核心中成長,可能帶來對孩子自我概念的影響,是更快更急速從別人評價中得到回饋,然後更追求別人眼中的自己,追求別人肯定中的自己,焦慮於別人的評價,而這種評價將會是相對即時與表淺的,然後刻意炫耀自己的大膽行為、流行穿搭,賣弄自己的囫圇吞棗的知識等等。
.
這在前網路化時代不是太大的問題,因為給予評價的往往來源相對單純,且具備一定的品質與標準基礎,在家中的評價往往是接納的(在理想狀態下),在學校當中是成就或多元目標取向的,然而在臉書或IG的網路環境中,自我的評價是浮光掠影的照片跟行為,那是相當片段式的短淺而表面,但卻也是最直接而犀利的回饋,在家中可能一個星期不被讚美一次,但是在IG上一張就算是滷肉飯的照片都可以有幾十個愛心,或是追蹤者。
.
而不好或是生活中的爛事,將會被隱瞞而忽略,這種作法在某種心理機制上,是在逃避面對自己的問題。
.
這種表面式的回饋將會再回過頭來形塑了一個人的生活重心與期待。當我這麼期待被回饋,我就會把心思放在哪一張照片或是行為可以引發更多的回饋,於是注意力資源將會有這種濫用的可能,當然他也有可能被導正或擅用的空間,不過我想不出在哪種制式、藍白領的中產階級能夠有餘裕,或是心力做這樣的引導
(所以這麼說起來,能夠有時間、有智能的階級,勢必又在這一波的環境將此優勢遺傳下去)。
.
不過關於這部分的討論並不會帶來是否禁止網路的選擇,因為這是禁止不了的事實,不過有一個二分的思考方向,簡單來說,你如果有能力、時間和餘裕,網路將會是教養當中相當優勢的工具,但如果你沒有,那網路就會是個潛在的危害。
.
因此所有關於網路世代的討論,將會在這兩個前提下作不同的選擇與反應。

未提供相片說明。

【燃燒的海洋:雷伊特海戰 】

【燃燒的海洋:雷伊特海戰 】 
.
這本書的著書背景,是日本二戰後期,在整體戰爭上已經呈現頹勢,同盟國此時進行跳島戰術,也就是跳過某些日本佔領島嶼,加速進逼日本本土、結束戰爭並減少損失。其中台灣原本是海軍上將尼米茲的優先目標,不過麥克阿瑟堅持要以菲律賓為目標(先前他離開菲律賓說過他將會再回來),因此跳過台灣(是好是壞,有許多論點討論)。
.
於是位於菲律賓雷伊特島旁的雷伊特灣,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展開,當時美軍已經開始透過大量的運輸艇將兵員送進雷伊特島作戰,於是日本不惜集中整個太平洋艦隊的力量做最後的困獸之鬥,目標以牽制(或消滅)美軍,保住菲律賓領域,不讓美軍的運輸系統將兵員持續送入,史稱捷一號作戰 (捷號作戰有四個編號,捷一、捷二到捷四,分別針對盟軍不同的戰略的反制計畫,其中捷二號計畫包含台灣)。
.
同時,在蕾伊特海戰不久前,台灣空戰才剛結束(日軍與美軍之間爭奪制空權的一連串大規模空戰)。此役日軍損失大量戰機、轟炸機,因此日方在雷伊特海戰中喪失了制空權。
.
整本書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透過作者本身高度文學性的筆觸,描述在整個蕾伊特灣海戰當中,兩方的作戰構想跟經過,結合大量的史料、戰後訪談、回憶錄等資料,試圖完整的建構出當時作戰過程中,各個角色之間的思緒與經過,融合巨觀與微觀的敘事方式,讓這本書閱讀起來相當就手,如果搭配地圖做輔佐,海戰過程將會相對清晰而具體,仿佛再次回到當時煙硝四起的戰場中。
.
這引發我的問題是,為何日本要以南太平洋作為整個佔領區呢? 就資料顯示原因實在太多了,不過在眾多原因之中引起我注意的,是在於「資源」這件事情。日本本土缺乏石油與橡膠,這些都是現代化作戰中相當重要的資源,而當時日本進軍中國未如預期的順利,同時稍後也開始遭到美英等國的經濟制裁,導致資源更進一步的匱乏。而東南亞地區原本屬於英法殖民地的國家,也因為殖民國在歐洲戰場對德作戰的失利,給予日本趁勢侵入的機會,日本隨即開始對東南亞國家的侵略。
.
也就是說,資源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不斷在爭取的對象,在不同的層次,伴隨不同的目標,我們在爭奪的資源也就不同,但資源就是讓我們達到目標的重要基礎,有些資源是相當明顯而具體,有些資源則是抽象的,然而缺乏資源,就難以運作。人也就是一個持續在追求跟累積資源的過程,訂定的目標不同,資源就不同,我們就是在目標導向的資源盤點生物。
.
另外,在這次閱讀中,我比較了解聯合艦隊之間,有各式各樣的組成艦種,就軍事上不同的目的進行團隊偕同作戰,而這種協同作戰其實相當不簡單,透過是前的戰略訂定、事中的訊息回報與統整,在相當有限的資訊當中做出決策,實在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尤其是面對的挑戰(對手)也隨時不斷在變動,風險是無法掌控的,在事前的規劃是盡量減少可預期的風險,然而不可預期的風險,是真正考驗團隊合作與決策的部分。


未提供相片說明。

2019年2月14日 星期四

注意力商人(讀書摘要)


今天把注意力商人的後面幾章追著進度看
這本書的編排方式其實是編年體的形式,按照歷史的進展
將過去到現在每一個如何發現注意力是商機的活動、發展與故事
依據著各自的主題串聯下來
相當的好讀又好懂。

這次的閱讀的幾個章節,來到網路、名人與歐普拉系列
這些彼此不相干的注意力商品,其實彼此都有相互的影響
而在名人與歐普拉這兩章,我讀起來感觸比較多
主要是因為這相當呼應目前注意力作為商品的一種生態:

自媒體

在我們從事心理治療的這個領域,過去相當不需要注意力這個媒介
不過來到近五到十年,機構飽和下的大量外溢的心理師
以行動接案與多角嘗試的方式形塑了這個職業的新樣貌
因此,注意力突然變成這些新型態治療者(隱性)競爭的一個環節
在本書的這兩章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呼應

注意力就像是空氣一樣,是新型態行動治療師的生存必須


我過去曾寫過一篇簡單的文章,想要說說關於偶像崇拜這件事情:

------------------------------------------
偶像崇拜,或稱為造神這件事
以前覺得造神可以存在,是件詭異的事
後來發現這是個相當精巧的商業操作手段
看清楚這個模式之後,不免有些鄙夷
但是當不斷在每一個領域都看到類似的模式時
這可能就不僅僅只是商業操作這麼簡單
形成神的條件,是需要有臣服的子民
才有被拱起的機會
透過一個鮮明著代表某種意向或態度的形象
才能夠盡情接納眾人內心的投射
將眾人無法在現實中實踐或滿足的
透過偶像來得到心理的慰藉
看著被我認同的你很好,一部分的我就療癒了
哪怕這一部分就算只是無足輕重的我
.
群體,是一個重要的條件
當個體因為某些原因開始群聚時
或是因為群體內在的某種共同缺乏
才得以在神身上獲得歸屬與認同
然後形成一個相互滿足的共生關係
這並不是商業操作
而是一直都存在的人性
只是洞悉的人,早一步看到了這一點
然後站上去。


文章引用社會學家Chris Rojek的推論
對於名人效應,他是這麼說的:
「世俗社會面對宗教和魔法沒落所做出的回應」
「在沒有聖人或神可以仰望的情形之下,對於西方社會的民眾來說,只能藉由名人文化來填補這種空虛」。



「注意力商人」的圖片搜尋結果

2019年2月13日 星期三

廢墟少年-讀書摘要

「普普通通過日子就好了」
.
影片末,主角淡淡的說出他的期待
很輕的語調中,卻是很深的無力
這是高風險家庭中的孩子,奢侈而卑微的願望
「廢墟的少年」,是相當寫實而深入的田野調查
兩位新聞背景的作者
從一個個令人揪心的故事開始
勾勒出一群我們碰觸不到、難以想像
卻真實存在於社會邊緣地帶下兒童青少年的樣貌
.
透過大量的貼身紀錄與訪問
作者以綜觀而清晰的脈絡,重新條理高風險的家庭環境
是如何絆住兒童與青少年往後的人生
陷入不復的困境
不僅是經濟上的,也是心理層面的
類似這些在剝奪與匱乏下的生命
到現在,都仍是我工作中一張張熟識的臉
攤在他們眼前的,不是美好未來的想像
而是腳下近在咫尺的深淵
墜落只要一瞬之間
這令我心疼。
.
書中每一例故事與新聞的彙整
也點出當前兒少網絡在資源的分派、使用與協助
在社政、司法的結構性問題
藉由香港的社工外展經驗、韓國中介機構的理念
作為國內在政策面的制度借鏡
同時,許多在國內用心服務的兒少機構與組織
也在書中有詳細的介紹
.
以這本書架構下深入與用心的程度
若說是台灣本土版的【窮忙】(時報)、【階級世代】(衛城)也不為過。
對於工作背景和我一樣
接觸大量兒童、青少年輔導與教學的朋友
這會是一本在認知與情感上
帶來宏觀視野與深入理解的作品。